一般提到喝茶、品茶,大部分人想到的是以滾燙的熱水沖到茶壺裡,與茶葉浸泡後再將金黃透澈的茶湯倒出,再享受品嘗經過熱水洗禮後的醇香厚實,馥郁幽香也隨著蒸氣飄渺而上。

中國茶文化歷史起源從神農氏嘗百草,發現茶葉泡水飲用可以解毒,再到唐朝茶聖陸羽撰寫的茶經,進而將中國茶文化發揚光大,甚至推廣到日本等地。

近幾十年,手搖店盛起,越來越多原本大家不熟悉的茶種,都被拿來做為品項之一,例如:台茶18號、台茶27號~等等,原本熱騰騰的茶湯,經過加工處理後,搖身一變,成了人手一杯,夏天無法或缺、冰涼解渴的時尚冷飲。

但是常常有人不明白手搖店的冷飲和冷泡茶有什麼不一樣,兩者之中可是有著大不同的差別喔。

冷泡茶的歷史起源

冷泡茶在台灣已經行之有年了,炎熱的夏天,來杯沁涼甘甜的冷泡茶,不僅消暑解渴,無添加其他添加物及糖,喝起來的茶香味較為單純,感受上也較沒有負擔。

冷泡茶的發明可以追溯到明朝,相傳是朱元璋帶兵南征北討的時候,經常覺得頭昏腦脹,劉伯溫為了紓緩朱元璋身體的不適,便查遍古書,發現將丹參跟綠茶加入冷水中沖泡,可以治療頭昏之疾,果真朱元璋在飲用後,也日漸康復。

冷泡茶的口感 : 與熱泡茶的差別

手搖店的冷飲,是熱騰騰的熱茶,加上冰塊、果糖後搖製而成。

而冷泡茶則是將茶葉長時間浸泡在涼水或常溫水之中,用時間讓茶葉慢慢綻放,茶葉中的甘醇香甜隨著時間一點一滴地慢慢釋放且溶於水中。

一樣都是茶葉跟水,但兩者喝起來口感會有如此大不同的原因,就在「水溫」。

水溫高低在茶葉沖泡這件事情上,差異性非常大,主要會展現在「茶湯味道」、「茶香氣味」、「營養成分釋放」。

熱泡茶在高溫的熱水沖泡之下,時間上的掌控就必須拿捏得恰到好處,浸泡時間過短,茶湯淡而無味;反之浸泡時間過長,茶湯則苦澀難以下嚥。

常有人說泡茶是一門講究的技術,就是因為高溫的熱水可以將茶葉中的成分快速釋放溶解在水中,溫度越高、浸泡時間月久茶葉中的單寧酸及咖啡因釋放越多越快。

所以常見家中長輩在泡茶時,如果一不小心閃神或是分心和客人多講幾句話,最後都會突然驚慌地趕快把茶倒出來,然後一定還會補上一句:「啊,浸到了。」
意思就是顧著講話,這泡茶浸太久了,一定會苦的意思。

 

而冷泡茶吸引人的地方,就在於冷泡茶不需要分秒必爭地在時間內將茶湯倒出,反而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換取鮮美甘甜。

所以,冷泡茶又稱為懶人茶,只要準備茶葉、冷水壺、常溫水,就可以輕鬆完成了。

冷泡茶的好處

不論是冷泡茶或是熱泡茶,口感、營養成分都各有其優點。

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冷泡茶,茶具有生津止渴、清熱和調解穩定情緒的功能,很適合長期用腦、用眼的人當作提神飲品。

 

熱泡茶 : 茶香濃厚,味道香醇,且茶葉在熱水浸泡之後,可以快速釋放茶業中的營養素,喜歡濃厚茶香及想要快速飲用到一杯好茶的人,比較適合飲用熱泡茶。

冷泡茶 : 茶香較熱泡茶稍微遜色,但茶湯味道卻是另一種風味。茶葉浸泡在水中8個小時,用時間及低溫來萃取茶葉中的精華。聞起來的香氣雖然柔柔淡淡的,但入喉後的回甘,卻是韻味無窮。茶葉自帶的香氣,會遺留在喉頭中,不斷地蔓延開來。而冰冰涼涼的茶湯,讓人更好入口,隨著香氣蔓延,身體中的暑氣也慢慢地跟的褪散開來。

 

冷泡茶泡出來的,基本上也不容易會有苦澀味出現,因為會讓茶湯苦澀的「兒茶素」在低溫浸泡比在高溫沖泡之下,會較少量釋放於水中,所以茶葉在高溫的熱水中浸泡太久,容易苦澀;反之,在低溫之下,即便長時間浸泡,茶湯也較不易變得苦澀。

除此之外,冷泡茶含有豐富的茶多酚、茶胺酸以及維生素C,冷水浸泡之下,大大降低茶葉中咖啡因的釋出,所以如果擔心喝熱茶、熱咖啡,會攝取過多的咖啡因,不妨可以嘗試看看冷泡茶。
 

以下表列出冷泡茶的優點:

  1. 茶胺酸 : 舒緩神經緊張,放鬆情緒,提升專注力,白天適量飲用,還可以幫助夜晚睡眠。
  2. 茶多酚 :具有抗氧化能力,調解體內發炎等。
  3. 兒茶素 : 具有抗氧化的功能之外,有效地幫助調節、減緩血糖上升速度。
  4. 維生素C : 冷泡茶可以保留茶葉中較多的維生素C。適量的維生素可以調解免疫力。
  5. 茶鹼 : 調解體內水分平衡等優點之外,也具有抗氧化作用。

冷泡茶的作法 : 茶葉比例、水溫、浸泡時間

冷泡茶步驟:

  1. 準備一個容器,常溫水及茶葉比例約100:1,茶葉可以是個人喜好稍做微調。
  2. 將常溫水注入容器中約8分滿,再將茶葉投入水中。
  3. 將裝好水跟茶葉的容器放入冰箱冷藏至少6~8小時。
  4. 從冰箱拿出後,即可飲用一杯沁涼甘甜的冷泡茶。

簡單四步驟,就可以得到一杯淡雅爽口的冷泡茶。

如果想要在一早醒來,就有好喝的冷泡茶來醒醒腦袋,可以在睡前的時候,先將茶包放入冷水瓶中後,放入冰箱,經過6~8小時候,一覺醒來打開冰箱,就有一杯茶湯甘甜的冷泡茶囉!

這樣的作法,最適合上班或是學生族群,不僅省時、便利,而且無糖、無熱量、無添加物,好喝又健康。

茶葉可以選擇市售的茶包,或是散裝的茶葉直接放入壺中浸泡也是可以,只是可能在飲用時,較容易影響口感。
或是可以購買濾袋,再將適量的茶葉包進去後,再製作冷泡茶,這樣也是可以的。

冷泡茶的注意事項 : 哪幾種狀況不適合飲用?

冷泡茶甘甜好喝,酷熱的夏天,來一杯冰涼的冷泡茶,不僅醒腦,也趕跑了一身的暑氣,但飲用冷泡茶,也是有幾點需要注意。

茶葉本身偏寒,如果體質虛寒的人,再飲用冷泡茶時,需要注意攝取的量不宜過多。

以下情況,建議適量飲用冷泡茶:

  1. 脾胃、體質偏寒者
  2. 甲狀腺機能亢進者
  3. 孕婦或產婦
  4. 缺鐵性貧血
  5. 心悸、心律不整或易失眠者

除此之外,在冷泡茶製作的過程中,也有幾點需要注意:

  1. 冷泡茶浸泡的過程中,建議在低溫狀態下進行,避免茶在溫度過高的環境下發酵或變質。
  2. 冷泡茶完成後,建議放置冰箱保存,並在24小時以內飲用完畢。
  3. 茶葉容易吸取味道,冰在冰箱時,建議上蓋來隔絕冰箱內其他的雜味。
  4. 用來製作冷泡茶的茶葉,須注意茶葉的保存是否妥當,如向普洱這一類的茶,建議用熱水沖泡飲用較為適合,避免有微生物滋長的疑慮。

冷泡茶的茶葉挑選

什麼類型的茶葉適合拿來做冷泡茶?其實青菜蘿蔔各有喜好,不管茶好茶壞,只要喝起來順口,飲用的人覺得好喝,那就是一杯好茶。

不同發酵度的茶葉做成冷泡茶,也是各有風味,愛嘗鮮的朋友,不妨來嘗試看看。

 

  1. 輕發酵 :
    輕發酵的茶葉,在熱泡時,極度需要控制時間及水溫,一但水溫過高,或是浸泡時間過久,極為容易變的苦澀。
    但這一類的茶葉,就好像天生為了冷泡茶而誕生,不僅不用分秒必爭,冷泡茶反而更容易展現輕發酵茶葉的優勢,充分將茶葉「清香」、「甘美」展現出來。

 

  1. 中發酵的茶葉,用來製作冷泡茶時,會將其濃厚的茶香氣轉換成較為「柔和」、「溫潤」的方式來展現。
    如果是炭焙過後的茶葉,用來做冷泡茶,會聞到一股溫和的炭焙香,飲下第一口茶湯,會讓人驚艷這一口茶,貌似味道強烈,但實則溫潤好入口。

 

  1. 全發酵
    全發酵的茶葉,例如 : 蜜香紅茶,最適合拿來作為冷泡茶了,誘人的甘甜蜜香香氣,喝下一口那貌似加了糖,但卻清爽不膩口的口感,讓人嘖嘖稱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