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香紅茶:名稱由來及別名

您喝過蜜香紅茶嗎? 

一杯剛沖泡好的紅茶上桌,客人端起茶杯湊到鼻前,眼神間微妙的變化後,細細的淺嘗一口,下一秒絕對是開口詢問: 這茶有加蜂蜜嗎?

蜜香紅茶的茶湯中,那微微卻又讓人難以忘懷的「蜜香」,總是可以輕易地觸發人類味覺的神經。

綜觀市面上的紅茶種類五花八門,但卻唯獨蜜香紅茶那獨特蜜香,還有淡淡肉桂及薄荷香氣,讓第一次喝到的人嘖嘖稱奇這杯蜜香紅茶,到底是有什麼祕密在裡頭。

讓東澄掌櫃細細說給您聽。

蜜香紅茶,其實正確名稱是「台茶18號」。

早期在茶農之間,都還是以18號來稱呼「蜜香紅茶」,蜜香紅茶的茶湯鮮紅透澈,如同紅色寶石,直到2003年,茶改場票選出,以紅玉這個名稱來作為台茶18號的商業名稱。

而「蜜香」這個詞,是因為台茶18號帶有獨特薄荷肉桂香及甜甜的蜂蜜香,以商業角度之下,賦予給台茶18號的商業價值。

所以才會看到台茶18號、紅玉、蜜香紅玉、蜜香紅茶、紅烏龍等等的名稱。

以下,我們就以大家熟悉的蜜香紅茶,來為大家介紹吧!

蜜香紅茶:歷史、產地

蜜香紅茶是從1939年(日治時代)開始,由日人從緬甸引進外來種「阿薩姆種茶樹」作為母本,再以「台灣原生茶樹」作為父本,在魚池進行了此兩種茶樹人工雜交的育種及製茶試驗程序。

此過程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育種、研究、改良,終於在1999年6月,由台灣農委會茶葉改良場魚池分所正式命名為「台茶18號」

而為什麼選用此兩種茶種作為蜜香紅茶的試驗呢?

來自緬甸的阿薩姆茶種,具有抗病力強、春季萌芽期早、產量也較多;其氣味也較為濃烈。

台灣原生種茶樹味道醇厚香氣高,茶水色澤金紅鮮亮透澈。

兩種樹種最大的共同點是,其各自的生長環境、氣候相似。

根據當時留下的文獻了解到,早期台灣的茶葉以烏龍茶及包種茶作為茶葉的代表性作物,紅茶及綠茶則較為少量,當時候的日本政府發現南投日月潭及埔里等地,有大量野生茶種,且其茶種特性跟阿薩姆種極為相似,如果可以將這些野生種茶樹開發研究配製成紅茶,或許可以為農業發展以及經濟上帶來極大的效益。

要知道台灣茶葉在歷史上可是有舉足輕重的時刻呢!

蜜香紅茶:製茶工法、特別的地方

製茶工法 :

東方茶葉文化中,通常會以茶葉發酵程度泡出來的茶湯顏色,將茶葉分為6大類,分別是: 白茶、綠茶、青茶、黃茶、紅茶、黑茶。

同一種茶葉,都可以透過不同的發酵程度,各別製成這6大類的茶葉。

每種茶都有它們的特色,例如:綠茶味道鮮活甘爽,香氣純淨清新;而紅茶味道醇厚飽滿,香氣略帶自然果香及蜜香。

 歸屬紅茶中的蜜香紅茶,製茶過程中,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,才能讓蜜香紅茶中那特殊的蜜香,如此迷人呢?

茶葉製茶過程: 採青→萎凋→攪拌→炒菁→揉捻→乾燥→焙火。

而其中萎凋就是發酵時間,也是影響茶葉風味最重要的關鍵之一,烏龍茶發酵程度為20%~50%,而紅茶屬於完全發酵的茶。

 其二是茶葉外觀形狀的差異,台灣常見的烏龍茶外觀,大多呈現球狀或半球狀,而紅茶茶葉則是條索狀,造成此差異是因為,烏龍茶經過”反覆團揉”這個過程,茶葉反覆加壓揉捻後,再經過”乾燥”程序,才變成球狀或半球狀。

而紅茶為什麼不經過反覆團揉呢?主要是因為為了要讓茶葉有更多面積接觸空氣,進而促進增長發酵時間及程度,故紅茶只會經過一次揉捻,所以紅茶茶葉外觀才會呈現條索狀。

蜜香紅茶的蜜香是怎麼產生的?

平平都是紅茶,那為什麼只有蜜香紅茶有這般特殊的蜜香呢?

秘密就是:「小綠葉蟬」

蜜香紅茶的蜜香跟小綠葉蟬之間有什麼關聯性呢?

農作物種植的過程中,最害怕遇到的除了“天災”之外,就是“蟲害”,但在蜜香紅茶這件事上來說,“蟲害”反而讓茶農們,因禍得福。

小綠葉蟬在蜜香紅茶整個製茶過程中,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。蜜香紅茶在茶樹上還是幼葉的時間,遭受小綠葉蟬的叮咬,其中小綠葉蟬殘留在嫩葉上的唾液,誘發茶樹本身的保護機制,進而讓葉子產生一股自然的香氣,此香氣就像是求教信號,會吸引小綠葉蟬的天敵“白斑蜡蛛”來獵食小綠葉蟬。茶樹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護自己,避免再遭受小綠葉蟬這個蟲害。

用「螳螂補蟬,麻雀在後」這句話來形容也不為過,但最大得利者還是正在喝著蜜香紅茶,享受這股甜美的蜜香味的我們。

這其中還是因為某一年茶農的茶園經歷了一場小綠葉蟬的蟲害後,導致茶葉外觀遭受破壞,在賣相不好的狀態下,茶農以放棄的心態,將此批蟲害的茶葉製成紅茶打算自用,結果卻意外地發現遭受小綠葉蟬叮咬的茶樹,竟會產生這股特別的”蜜香”,消息傳出後,大家也開始研究試驗

同樣都是昆蟲,換隻小昆蟲來叮咬,還沒有辦法得到這珍貴的蜜香呢!所以小綠葉蟬在蜜香紅茶這件事上,是不是很重要呢!

近幾年,也陸續有茶農將此特色應用在不同發酵程度的茶,例如:蜜香綠茶、蜜香烏龍、紅烏龍~等等。

也都得到不同風味的結果。

蜜香紅茶的沖泡方法:熱泡、冷泡的注意事項

同一種茶葉,藉由不同的沖泡方式,會呈現不同的風味,那蜜香紅茶要怎麼泡,才好喝呢?

熱泡:

首先茶葉跟熱水的比例是1:100,熱水溫度建議不要超過95度,因為紅茶屬於全發酵茶葉,過燙的熱水,容易讓茶湯味道苦澀。

容器建議可以使用瓷器或陶器來沖泡,浸泡時間約40~50秒左右,之後回沖時間,可以依照回沖次數遞增。

特別提醒,熱水沖泡紅茶,浸泡時間不宜過久,首沖時間不超過一分鐘為佳,因為蜜香紅茶屬於全發酵茶葉,沖泡時間過久的話,不僅感受不到蜜香紅茶醇厚蜜香,還會喝到令人皺眉的苦澀味喔。

冷泡:

近年來,冷泡茶盛行,除了避免攝取過多的低咖啡因外,做法還十分簡單,現代人工作忙碌、生活步調快,想要好好喝杯自然甘甜的茶,非常推薦試試看冷泡茶喔!

最適合拿來做為冷泡茶的茶葉,非全發酵的紅茶莫屬,尤其是蜜香紅茶,味道雅致順口、冰涼甘甜,還帶著一股自然的蜜香,標準的不加糖就很好喝的茶。

作法:

準備約500~600cc左右的常溫水,放入蜜香紅茶茶葉約3g~5g後,進冰箱冷藏至少6~8小時。

冷泡茶會建議前一晚睡前,先做好放進冰箱,這樣一覺醒來後,就有好好喝且冰涼的蜜香紅茶可以直接飲用囉!

今天晚上就試試看,感受一下蜜香紅茶那自然的蜜香味。

6 種台茶風味、茶湯介紹:「蜜香紅茶」台茶 18 號建議喝法

每一種茶樹採收下來的茶菁,都可以透過不同的發酵程度,做成不同風味的茶,舉例來說:金萱(台茶12號),也可以做成全發酵的紅茶。

所以市面上常見以產地來命名紅茶,例如:日月潭紅茶、大禹嶺紅茶。

東澄掌櫃這邊就以農改場有正式命名的紅茶來做介紹。

 

  • 台茶7:1972年,被農改場正式命名為台茶7號的紅茶,茶湯水色豔紅鮮明,香氣柔和清新,味道醇厚爽口,略帶點果香或是堅果香氣。
  • 台茶8:1973年,正式命名為台茶8號,味道與阿薩姆紅茶極為類似,氣味濃郁甘醇外,還夾帶麥芽香、甘蔗香,偶爾會有輕微的肉桂香氣,茶湯色澤深紅豔麗,口感醇厚但卻略帶點澀味,所以很適合拿來作為奶茶的基底。
  • 台茶18-紅玉:1999年正式發表,俗稱蜜香紅茶或蜜香紅玉,至今仍為台灣紅茶史上,最知名的紅茶,茶湯橘紅透澈,香氣蜜香甘甜外,還帶有薄荷及肉桂香,味道醇美厚實,較為獨特是帶有蜜香的味道。
    蜜香紅茶不論是熱泡或冷泡,都能呈現不同的風味。
    「熱泡」在嗅覺上可以感受濃濃的紅茶醇厚的茶香氣,甘醇的蜜香氣味,總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。
    「冷泡」則是在味覺上可以感受與熱泡的大不同。熱泡茶湯較為醇厚,而冷泡則感受到清涼乾爽的口感,最特別的是,冷泡茶在感受蜜香這件事情,往往會人有一種:「這茶好像有加糖,但又沒有負擔」這種感受。
  • 台茶21-紅韻:2008年發表,茶湯澄紅明亮,香氣帶有熱帶水果香、柚花蜜香、熟果香,口感濃厚。
  • 台茶23-祁韻:2018年提出命名申請,橙紅豔麗明亮的水色,香氣芬芳優雅,具有甜花果香,滋味甘醇濃厚。
  • 台茶24-山蘊:2020年正式命名台茶24號,屬台灣原生種茶樹,茶湯顏色呈現橙紅,味道甘醇濃厚,香氣味道較為特殊,帶有蕈菇香或淡淡海味氣息。

哪個季節的蜜香紅茶最好喝?四季採收的風味介紹

聽到有人說『初蕊紅茶』,其實說的就是春天採收的蜜香紅茶。

春天蜜香紅茶產量很少,大概只有魚池、花東地區而已。

此季節採收的蜜香紅茶,少了一點蜜香紅茶本身的蜜香,較多的是花香,口感也較為清爽。

夏天是蜜香紅茶盛產的季節,幾乎各產地都有產蜜香紅茶,因為小綠葉蟬最喜歡潮濕悶熱的季節,越多小綠葉蟬出現的茶區,製成的蜜香紅茶,就越有超級明顯的蜜香香氣、薄荷香、肉桂香。

不僅蜜香香氣明顯之外,茶湯顏色也較為深,味道更為醇厚。

  •  

秋天採收的蜜香紅玉,味道則較為溫和,微微木質香會取代原本的蜜香,肉桂味道也較為明顯。

但近幾年,氣候變遷,有時候有些中、高海拔地區也會產出品質不錯的蜜香紅茶。

  •  

小綠葉蟬喜歡在溼熱的季節出現,所以冬天基本上不太產蜜香紅茶,但偶爾會有一些產區,會利用蜜香紅玉的特色,做出其它延伸商品,例如:紅玉黃茶,但數量極少,資深茶友也不太會在冬天購買蜜香紅茶。

這時節買到的蜜香紅茶,大多都是夏天的存貨較多。

 

結語
 
看完以上介紹,是否也想來一杯蜜香紅茶呢?
好好喝杯茶,好好過生活。
邀請身邊的人一同來體驗吧!